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ㄐ一ㄠ |
部首: | 鱼 |
笔画: | 14画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左右 |
五行: | 水 |
笔顺: | ![]() |
异体字: | 鮫 |
英文翻译: | shark |
组词: | 舟鲛 鲛帕 鲛绡 鲛函 鲛织 鲛泪 |
诗句: | 查看带鲛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鲛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鲛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鲛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鲛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鲛jiāo(ㄐ一ㄠ) ⒈.〔鲛鱼〕即“鲨鱼”。 ⒉.〔鲛人〕神话传说中生活在海中的人,其泪珠能变成珍珠。亦作“蛟人”。 ⒊.〔鲛绡〕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 |
意思详解: |
◎ 鲛 鮫 jiāo 〈名〉 动物名。海中鲨鱼 [shark]。如:鲛函(用鲛鱼皮所做的铠甲);鲛革(鲛鱼皮制的革);鲛鳄(鲨鱼与鳄鱼);鲛绡(鲛人织的绡) |
康熙字典: |
鮫【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交。《說文》海魚,皮可飾刀。《山海經》漳水東南流注于睢,其中多鮫魚,皮可飾刀劒,口錯治材角。《註》鮫,鮒魚類也。皮有珠文而堅,尾長三四尺,末有毒,螫人。《述異記》魚虎老,變爲鮫魚。《通雅》鮫,海鯊魚之最大者也。《本草》陳藏器曰:鮫魚出南海。似鼈無腳而有尾。一名沙魚,一名鰒魚。李時珍或言:本作,譌爲鮫。鮫長丈許,腹有兩洞,貯水養子,一腹容三四子,朝從口出,暮還入母腹。《史記·禮書》鮫韅。《註》徐廣曰:鮫魚皮可以飾服器。《後漢·輿服志》皆以白珠鮫爲口之飾。《荀子·議兵篇》楚人鮫革犀兕以爲甲。《註》以鮫魚皮及犀兕爲甲。 又官名。《左傳·昭二十年》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註》舟鮫,官名也。《疏》鮫,大魚之名,澤中有水有魚,故以舟鮫爲官名也。 又鮫人。《左思·吳都賦》訪靈夔於鮫人。《註》鮫人居水中。《述異記》鮫人水居如魚,不廢機織,眼泣則成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