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ㄨㄟˋ |
部首: | 鬼 |
笔画: | 18画 |
五笔: | TVRC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左右 |
五行: | 木 |
笔顺: | ![]() |
异体字: | 巍 |
英文翻译: | kingdom of Wei surname |
组词: | 韩魏 后魏 王魏 魏徵 北魏 魏伯阳 曹魏 丙魏 魏征西 魏鹤龄 魏司格 魏魏 东魏 二魏 阿魏 |
诗句: | 查看带魏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魏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魏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魏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魏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魏wèi(ㄨㄟˋ) ⒈.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⒉.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⒊.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 ⒋.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 ⒌.姓。 |
意思详解: |
◎ 魏 wèi 〈名〉 (1) 阙宫门的台观 [the two lookout towers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 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周礼·太宰》 魏阙之高。——《淮南子·本经》 是以来仪集羽族于观魏。——汉· 班固《典引》 (2) 又如:象魏(古代宫门外的阙门);魏观(即魏阙、魏象) (3) 古国名 [Wei state] (4) 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把它封给毕万 (5) 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魏文侯(名斯)是毕万后代,和赵韩一起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韩魏闻之。——《战国策·齐策》 不敢加兵谋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灭韩亡 魏。——《战国策·魏策》 韩魏灭亡。 (6) 三国之一 [the Kingdom of Wei (220-265)]。公元220—265,曹丕所建,拥有今黄河流域各省和湖北、安徽、江苏北部、辽宁中部 无论魏晋。——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魏晋氏以下。——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7) 朝代名 [the Wei Dynasty] (8) 南北朝时,北朝之一。公元386年为鲜卑族拓跋珪所建,据长江以北,史称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所废。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废。如:魏碑 (9) 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所建国号 (10) 古郡名 [Wei prefecture] 魏郡,县十八。——《汉书》 (11) 今县名 [Wei county]。在河北省南部有魏县 (12) 姓 词性变化◎ 魏 wèi〈形〉 高大。也作“巍” [tall and big]。如:魏然(独立不动的样子);魏魏(高大的样子。同“巍巍”) |
词性变化: |
◎ 魏 wèi 〈形〉 高大。也作“巍” [tall and big]。如:魏然(独立不动的样子);魏魏(高大的样子。同“巍巍”) |
康熙字典: |
魏【亥集上】【鬼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魚貴切《集韻》《韻會》虞貴切,音僞。《說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聲。《註》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爲魏國之魏。《詩·魏風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又《周禮·天官·大宰》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註》象魏,闕也。 又姓。《廣韻》本自周武王母弟,受封于畢,至畢萬仕晉封魏城,後因氏焉。 又《集韻》語韋切,音巍。《莊子·知北遊》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 又《揚子·方言》魏,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魏。《註》魏魏,小成貌。 又《集韻》《正韻》吾回切,音嵬。義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