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ㄔㄢˇ |
部首: | 門 |
笔画: | 20画 |
五笔: | UKKF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上三包围 |
五行: | 金 |
笔顺: | ![]() |
异体字: | 僤 灛 閳 阐 |
英文翻译: | explain clarify elucidate |
诗句: | 查看带闡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闡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闡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闡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闡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闡chǎn(ㄔㄢˇ) ⒈.见“阐”。 |
康熙字典: |
闡【戌集上】【門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昌善切《集韻》《韻會》《正韻》齒善切,音幝。《說文》開也。《增韻》闢也。《後漢·班固傳》厥有氏號,紹天闡繹者。《註》闡,開也。 又《增韻》顯也。《玉篇》明也。《易·繫辭》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註》闡,明也。《書·大禹謨·舞干羽于兩階傳》修闡文敎,舞文舞于賓主階閒。《春秋·左傳杜序》其微顯闡幽,裁成義類者,皆據舊例而發義,指行事以正褒貶。《揚子·太經》次六:幽闡積。《註》六爲水稱。幽施祿及下,故闡積。 又《玉篇》大也。《易·豐卦註》闡者,弘廣之言。凡物之大,具有二種,一者自然之大,一者由人之闡弘使大。《書·君·爾惟弘周公丕訓傳》汝爲政,當闡大周公之大訓。 又廣也。《史記·秦始皇紀》闡幷天下。 又《禪梁父註》禪闡廣地土也。 又地名。《左傳·哀八年》夏齊人取讙及闡。《註》闡在東平劉縣北。《後漢·郡國志》益州越巂郡闡。 又《集韻》稱延切,音燀。《陸雲·陸府君誄》瑰光旣耀,靈寶未闡,弗慮皇圖,銜恨殂遷。 又《韻補》叶稱人切,音瞋。《琳·悼龜賦》探頤索隱,無幽不闡。下方太祗,上配淸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