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ㄌㄨㄣˋ ㄌㄨㄣˊ |
部首: | 言 |
笔画: | 15画 |
五笔: | YWGA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左右 |
五行: | 火 |
笔顺: | ![]() |
异体字: | 侖 论 |
英文翻译: | debate discuss discourse |
诗句: | 查看带論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論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論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論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論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論lùn lún(ㄌㄨㄣˋ ㄌㄨㄣˊ) ⒈.均见“论”。 |
康熙字典: |
論【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昆切,音崘。《說文》議也。《廣韻》說也。《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直言曰論,答難曰語。論者,語中之別,與言不同。 又《論語·序解正義》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書可經綸世務,故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羣賢集定故曰撰。《文心雕龍》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述,故仰其經目,稱爲論語,蓋羣論立名,始于兹矣。 又《釋名》倫也,有倫理也。《玉篇》思理也。《詩·大雅》於論鼓鐘。《傳》思也。《鄭箋》論之言倫也。《朱傳》言得其倫理也。 又《增韻》紬繹討論也。《孔安國·尚書序》討論典墳。 又《正韻》決罪曰論。 又官名。《金史·百官志》其官長皆稱曰勃極烈,次曰國論、忽魯、勃極烈。國論,言貴。忽魯,猶總帥也。 又諸羌州名。《唐書·地理志》劒南道有論川州,開元後置。 又姓。《唐書》論弓仁,本吐蕃族也。 又三字姓。《金史·國語解·姓氏》烏古論曰商。 又《廣韻》力迍切《集韻》《韻會》《正韻》龍春切,音倫。言有理也。 又《禮·王制》凡制五,必卽天論。《註》天論,天理也。與倫同。 又《玉篇》力困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困切,崘去聲。義同。 又《正韻》辨論也。《書·周官》論道經邦。《傳》論者,講明之謂。《禮·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註》謂考評其行藝之詳也。《史記·蕭相國世家》論功行封。 又叶盧健切,音練。《前漢·敘傳》兵家之策,惟在不戰。營平皤皤,立功立論。 又叶聖閏切,音舜。《馮衍·顯志賦》澄德化之陵遲兮,烈罰之峭峻。燔商鞅之法術兮,燒韓非之說論。 又叶閭員切,音攣。《曹植·文帝誄》考諸先紀,尋之哲言。生若浮寄,惟德可論。《字彙補》譌作,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