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ㄘㄢˊ |
部首: | 虫 |
笔画: | 24画 |
五笔: | AQAJ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上下 |
五行: | 火 |
笔顺: | ![]() |
异体字: | 蚕 蝅 蠺 |
英文翻译: | silkworms |
诗句: | 查看带蠶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蠶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蠶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蠶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蠶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蠶cán(ㄘㄢˊ) ⒈.昆蟲,有“家蠶”和“柞(zuò)蠶”,通常指“家蠶”,吃桑葉,吐絲做繭。絲可織綢緞。“柞蠶”吃柞樹葉,絲可織繭綢:蠶絲。蠶繭。蠶食。蠶寶寶(蠶的愛稱)。 |
康熙字典: |
蠶【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昨含切《集韻》《韻會》《正韻》徂含切,音。絲蟲也。《說文》任絲也。《詩·豳風》蠶月條桑。《書·禹貢》桑土旣蠶。《淮南子·天文訓》蠶珥絲而商絃絕。《博物志》蠶三化,先孕而後交,不交者亦產子。《爾雅翼》蠶之狀,喙呥呥類馬,色斑斑似虎。初拂謂之蚝,以毛掃之,蠶尚小,不欲見露氣。桑葉著懷中令暖,然後切之得氣,則衆惡除也。《酉陽雜俎》食而不飮者蠶。 又原蠶。《埤雅》再蠶謂之原蠶,一名魏蠶,今以晚葉養之。 又紅蠶。蠶足於葉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蠶已老,則紅,故謂之紅蠶。 又野蠶。《後漢·光武紀》野蠶成繭,被于山阜。 又華蠶。《述異記》園客種五色香草,啖華蠶,得繭一百二十枚,大如甕。 又《本草》石蠶,一名沙蝨,乃東澗水中細蟲。 又雪蠶,生隂山及峨嵋山,北人謂之雪蛆。 又金蠶,屈如指環,食故緋帛錦,如蠶之食葉也。 又蠶室。《晉書·禮志》皇后親乗車東郊苑中蠶室祭蠶神。 又蠶神。《爾雅翼》今蠶神曰苑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又人名。《成都記》蠶叢氏,蜀君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蜀郡蠶陵。《國名記》彭之遵縣有蠶厓。 又蠶繭,草名。《本草》治腫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