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ㄌ一ˋ |
部首: | 虫 |
笔画: | 11画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左右 |
五行: | 火 |
笔顺: | ![]() |
异体字: | 蠣 蠇 |
英文翻译: | oyster |
组词: | 蛎蚝 蛎粉墙 蚝蛎 蛎灰 蛎蛤 牡蛎 |
诗句: | 查看带蛎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蛎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蛎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蛎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蛎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蛎lì(ㄌ一ˋ) ⒈.〔牡蛎〕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生活在浅海泥沙中。肉可食,味鲜美,亦能提制蚝油。壳烧成灰可入药。亦称“蚝”、“海蛎子”。 |
意思详解: |
◎ 蛎 蠣 lì 〈名〉 (1) 牡蛎。也叫“蚝” [oyster]。如:蛎灰(用牡蛎壳烧制成的灰);蛎房(指簇聚而生的牡蛎);蛎粉墙(用蛎灰粉刷的墙) (2) 蛎鹬。鸟名 [oyster catcher]。喙和足红色,头、颈、上胸和上背羽毛黑色,下背至尾基以及下体皆白色,尾羽其余部分黑色。常活动于海滨沙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和蠕虫等 |
康熙字典: |
蠣【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力制切,音例。《說文》作蠇。蚌屬。似螊微大,出海中,今民食之。《類篇》雕百歲化爲蠇。《廣韻》牡蠣也。《酉陽雜俎》牡蠣言牡,非謂雄也,介蟲中唯牡蠣是鹹水結成也。《本草》今海旁皆有之,附石而生,磈礧相連如房,呼爲蠣房,晉安人呼爲蠔莆。《郭璞·江賦》蠣磈磥而碨?。《註》《臨海水土物志》曰:蠣長七尺。《南越志》曰:蠣形如馬蹄。 又石蠣。《本草》海鷂魚,一名石礪。 又《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義同。亦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