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ㄍㄨㄣˇ |
部首: | 纟 |
笔画: | 11画 |
五笔: | XJXX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左右 |
五行: | 木 |
笔顺: | ![]() |
异体字: | 緄 |
汉英互译: | string |
英文翻译: | cord woven belt hem hemming |
组词: | 绲淆 |
诗句: | 查看带绲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绲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绲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绲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绲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绲gǔn(ㄍㄨㄣˇ) ⒈.织成的带子。 ⒉.绳。 ⒊.一种缝纫方法,沿着衣服等的边缘缝上布条、带子等(亦称“滚边”):绲边。 |
意思详解: |
◎ 绲 緄 gǔn 〈名〉 (1) 织成的带子 [band;tape] 绲,织带也。从糸,昆声。——《说文》 竹闭绲縢。——《诗·秦风·小戎》。传:“绳也。” 绲带。——《后汉书·南匈奴传》。注:“织成布也。” (2) 通“衮” (3) 帝王及公侯的礼服 [robes worn by the emperor] 当穷台绲,松侨协轨。——汉《领校巴郡太守樊敏碑》 (4) 衮职,三公之职 [high-rank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维时假阶,将受绲职。——汉《卫尉卿方碑》 (5) 通“昆”( kūn)。后代子孙 [descendants] 于是刊碑,以示后绲。——汉《绥民校尉熊君碑》 词性变化◎ 绲緄 gǔn 〈动〉 (1) 用带子保护、加强或装饰 [band]。如:在裤口上绲一条边 (2) 用彩带或花边装饰 [trim]。如:在裙子上绲上花边 |
词性变化: |
◎ 绲 緄 gǔn 〈动〉 (1) 用带子保护、加强或装饰 [band]。如:在裤口上绲一条边 (2) 用彩带或花边装饰 [trim]。如:在裙子上绲上花边 |
康熙字典: |
緄【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本切,音袞。《說文》繡帶也。《詩·秦風》竹閉緄縢。《傳》緄,繩也。《後漢·南匈奴傳》童子佩刀緄帶各一。《註》緄,織成帶也。 又《集韻》胡昆切,音魂。縫也。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混夷或作緄。《史記·匈奴傳》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註》字當爲混。 又《集韻》公渾切,音昆。義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