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ㄙ |
部首: | 糹 |
笔画: | 12画 |
五笔: | XXIY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左右 |
五行: | 火 |
笔顺: | ![]() |
异体字: | 丝 糸 |
英文翻译: | silk fine thread wire strings |
诗句: | 查看带絲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絲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絲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絲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絲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絲sī(ㄙ) ⒈.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是織綢緞等的原料:蠶絲。絲綢。緙(kè)絲(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亦作“刻絲”)。 ⒉.像絲的東西:鐵絲。菌絲。肉絲。遊絲。 ⒊.計量單位名,10忽是1絲,10絲是1毫。 ⒋.表示極少或極小的量:一絲不差。 一絲笑容。 ⒌.綿長的思緒或感情:情絲。愁絲。 ⒍.指弦樂器:絲竹(琴、瑟、簫、笛等樂器的總稱。竹指管樂器)。 |
康熙字典: |
絲【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音思。《說文》蠶所吐也。《急就篇註》抽引精繭出緒曰絲。《書·禹貢》厥貢漆絲。《詩·召南》素絲五紽。《周禮·天官·大宰》婦化治絲枲。 又《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又《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 又《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