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ㄗㄢˋ |
部首: | 王 |
笔画: | 23画 |
五笔: | GTFM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左右 |
五行: | 火 |
笔顺: | ![]() |
异体字: | 瓉 瓒 |
英文翻译: | ceremonial libation cup |
诗句: | 查看带瓚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瓚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瓚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瓚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瓚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瓚zàn(ㄗㄢˋ) ⒈.见“瓒”。 |
康熙字典: |
瓚【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徂贊切《集韻》《正韻》才贊切《韻會》在但切,音?。《說文》三玉二石也。禮天子用全,純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瓚,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徐曰》瓚,亦圭也。圭狀,剡上邪銳之。于其首爲勺形,謂之瓚。于其柄爲注水道,所以灌。瓚之言贊,進也,以進于神也。《集韻》一曰祼器。《韻會》宗廟祼器,形如槃。《詩·大雅》瑟彼玉瓚。《傳》玉瓚,圭瓚也。《疏》正義曰:瓚者,器名。以圭爲柄,圭以玉爲之,指其體謂之玉瓚,據成器謂之圭瓚。漢禮,瓚槃大五升,口徑八寸,下有槃口,徑一尺,則瓚如勺,有槃以承之也。天子之瓚,其柄之圭長尺有二寸,其賜諸侯,蓋九寸以下。《又》釐爾圭瓚。《傳》九命錫圭瓚。《前漢·揚雄傳》瓚觩?。《註》服?曰:以玉飾之,故曰瓚。張晏曰:瓚受五升,口徑八寸,以圭爲柄,用灌鬯。觩?,其貌也。 又《廣韻》藏旱切《集韻》在坦切《韻會》才旱切,音趲。義同。叉人名。《正韻》漢書註:臣瓚不言姓。按水經注引薛瓚註漢書,是姓薛也。 又《集韻》則旰切,音贊。圭也。一曰雜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