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ㄗㄥ ㄘㄥˊ |
部首: | 曰 |
笔画: | 12画 |
五笔: | ULJF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上下 |
五行: | 金 |
笔顺: | ![]() |
异体字: | 曽 |
汉英互译: | ever |
英文翻译: | already sign of past |
组词: | 曾朴 曾思 曾纪泽 世不曾 曾颊 曾云 无曾 曾晖 可曾 阿曾 惯曾 高曾 曾曲 曾泉 马师曾 |
诗句: | 查看带曾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曾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曾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曾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曾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曾zēng céng(ㄗㄥ ㄘㄥˊ) ⒈.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父。曾孙。 ⒉.古同“增”,增加。 ⒊.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⒋.姓。 |
意思详解: |
◎ 曾 céng 〈副〉 (1)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2)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once]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 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4) 已经 [already]——表示动作行为已经进行。如:似曾相识 词性变化◎ 曾 céng〈形〉 (1) 通“层”。重叠 [overlapped]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管子·轻重戊》 大厦曾架,拟于昆仑。——《淮南子·本经》 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2) 另见 zēng |
词性变化: |
◎ 曾 céng 〈形〉 (1) 通“层”。重叠 [overlapped]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管子·轻重戊》 大厦曾架,拟于昆仑。——《淮南子·本经》 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2) 另见 zēng |
康熙字典: |
曾【辰集上】【曰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昨稜切《集韻》《韻會》徂稜切,音層。《說文》詞之舒也。从八从曰聲。《九經字樣》曾从。,古文窻字。下从曰,上从八,象氣之分散也。經典相承,隷省作曾。《詩·大雅》曾莫惠我師。《論語》曾是以爲孝乎。《孟子》爾何曾比予於是。 又《廣韻》經也。《增韻》嘗也。《韻會》乃也,則也。 又與層通。《後漢·張衡傳》登閬風之曾城兮。《文選》作層城。 又《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音增。《書·武成》惟有道曾孫周王發。《爾雅·釋親》王父之考爲曾祖,孫之子爲曾孫。《註》曾,猶重也。 又《左傳·襄十八年》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註》曾臣,猶末臣。《疏》曾祖曾孫者,曾爲重義。諸侯之於天子,無所可重。曾臣猶末臣,謙之意耳。 又《楚辭·九歌》翾飛兮翠曾。《註》曾,舉也。 又與橧同。《禮·禮運》夏則居橧巢。《釋文》橧,本又作曾。 又與增同。《孟子》曾益其所不能。《孫奭·音義》曾當讀作增。 又姓。《姓氏急就篇》曾氏出於鄫,姒姓,莒滅鄫,子孫在魯者別爲曾氏。《孫奕·示兒編》曾字除人姓及曾孫外,今學者皆作層字音讀。然經史無音,止當音增。《韻會》今詳曾字有音者,合從本音。餘無音者從層音,亦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