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ㄅ一ㄠˋ ㄅ一ㄠ |
部首: | 扌 |
笔画: | 14画 |
五笔: | RSFI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左右 |
五行: | 水 |
笔顺: | ![]() |
异体字: | 拋 |
英文翻译: | throw out push out strike |
组词: | 摽拨 摽摇 辟摽 摽陨 摽拂 紫摽 摽榜 摽显 摽虔 摽劲儿 摽季 |
诗句: | 查看带摽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摽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摽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摽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摽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摽biào biāo(ㄅ一ㄠˋ ㄅ一ㄠ) ⒈.紧紧地捆绑物体使其相连:椅子腿活动了,用铁丝摽住。 ⒉.比着:摽着劲干。 ⒊.用胳膊紧紧地钩住:他俩摽着胳膊走。 ⒋.亲近,依附(多含贬义):他们摽在一块儿。 ⒌.落:摽梅。 ⒍.打,击:“长木之毙,无不摽也”。 ⒎.捶胸的样子:“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
意思详解: |
◎ 摽 biāo 〈动〉 (1) 挥之使去 [dismiss with a hand gesture] 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孟子》 (2) 抛弃 [get rid of;abandon] 已盟,曹子摽剑而去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3) 另见 biào 其它字义 ◎ 摽 biào 〈动〉 (1) 捶胸;击 [strike] 摽,击也。从手,票声。字亦作抛。——《说文》 寤辟有摽。——《诗·柏舟》 长木之斃,无不摽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2) 又如:摽辟(捶胸) (3) 落下 [fall] 摽有梅,其实七兮。——《诗·召南·摽有梅》 (4) 又如:摽落(落下);摽梅(梅子成熟而落下,比喻女子应当结婚的年龄) (5) 用胳膊紧紧地钩住 [lock in arms]。如:两个人摽着胳膊走 (6) 捆绑或互相缠绕在一起 [fasten tightly to sth.]。如:把口袋摽在车架子上。引申为结合。如:大伙摽成了一股劲;他们老摽在一起 (7) 另见 biāo |
康熙字典: |
摽【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唐韻》符少切《集韻》《韻會》《正韻》婢小切,音鰾。讀若瓢上聲。《說文》擊也。一曰挈牡也。 又《爾雅·釋詁》摽蘦,落也。《詩·召南》摽有梅。 又拊心貌。《詩·邶風》寤辟有摽。《傳》辟拊心也。《疏》謂拊心之時,其手摽然。 又《集韻》被表切,音殍。亦落也。詩:摽有梅。徐邈讀。 又《唐韻》撫招切《集韻》《正韻》紕招切,音漂。亦擊也。與同。《左傳·哀十二年》長木之斃,無不摽也。《註》長木斃踣于地,不擇物而後摽擊。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匹妙切,音剽。讀若漂去聲。義同。 又落也。 又《集韻》毗召切,音驃。讀若瓢去聲。亦擊也。 又匹歷切,音霹。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遙切,音飇。義同。 又麾也。《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摽劒而去之。《孟子》摽使者,出諸大門之外。 又刀末也。《前漢·王莽傳》摽末之功。《註》刀末之摽。 又《唐韻》匹交切《集韻》《韻會》《正韻》披交切,與拋同。《說文》拋或从手票聲。通用摽。互見拋字註。○按《唐韻》符少切,本筱韻,上聲。《說文》誤收去聲。新添《廣韻》改頻小切,宜從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