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ㄆㄡˇ ㄆㄡˊ |
部首: | 扌 |
笔画: | 11画 |
五笔: | RUKG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左右 |
五行: | 金 |
笔顺: | ![]() |
异体字: | 仆 抔 |
英文翻译: | to extract injure |
组词: | 掊攻 攘掊 |
诗句: | 查看带掊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掊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掊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掊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掊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掊pǒu póu(ㄆㄡˇ ㄆㄡˊ) ⒈.抨击:掊击。 ⒉.破开,剖:掊斗(dǒu )折衡(毁弃斗和秤)。 |
意思详解: |
◎ 掊 póu 〈动〉 (1) (形声。从手,咅( pǒu)声。本义:用五指扒土) (2) 同本义 [dig] 掊,杷也。今盐官入水取盐为掊。(字亦作刨,作抔)——《说文》 见地如钩状,掊视得鼎。——《汉书·郊祀志上》。注:“谓手杷土也。” (3) 又如:掊土得鼎 (4) 聚敛;搜括 [amass wealth by heavy taxation]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宋· 王安石《兼并》 (5) 又如:掊克(聚敛;搜括);掊昌(聚敛贪昌);掊聚(聚敛;搜括);掊取(搜括) (6) 另见 pǒu 掊的意思详解◎ 掊 pǒu〈动〉 (1) 击;抨击 [attack] 勾践终掊而杀之。——《战国策·秦策》 (2) 又如:掊攻(抨击) (3) 击破 [break]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逍遥游》。司马注:“击破也。” (4) 又如:掊斗折衡(毁弃斗和秤。反映道教顺应自然毁弃礼法的虚无观点) (5) 通“抔”。以手捧物 [hold sth. with cupped hands] (6) 通“踣”。仆倒 [fall forward] 乃顾麾左右戟者掊兵罢去。——《史记·吕太后本纪》 (7) 另见 póu |
康熙字典: |
掊【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步侯切《集韻》《韻會》《正韻》蒲侯切,音裒。《說文》把也。今鹽官入水取鹽爲掊。《史記·封禪書》見地如鉤狀,掊視得鼎。《後漢·百官志鹽官註》鹽官掊坑而得鹽。 又聚斂也。《詩·大雅》曾是掊克。《揚子·方言》深也。《郭璞註》掊克深能。 又與裒通。減也。《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古易作掊。 又《唐韻》縛謀切《集韻》房尤切,音浮。亦把也。 又《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引取也。或作捊。 又作抱。 又《唐韻》方苟切《集韻》《韻會》《正韻》彼口切,音?。擊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普后切,音剖。義同。《莊子·人閒世》自掊擊於世俗。 又與剖同《莊子·胠篋篇》掊斗折衡。 又《集韻》《韻會》芳遇切,音赴。與踣仆同。頓也。《史記·呂后紀》顧麾左右。執戟者掊兵罷去。 又《集韻》鼻墨切,音匐。義同。 又蒲枚切,音裴。克也。 又姓。《史記·袁盎傳》乃之掊生所問占。《註》秦時賢士。善術者。《漢書》作棓。《說文》父溝切。本作?。隸省作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