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ㄒ一ㄚˊ |
部首: | 山 |
笔画: | 10画 |
五笔: | MDWW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左右 |
五行: | 土 |
笔顺: | ![]() |
异体字: | 埉 峡 硤 陜 陿 狹 |
英文翻译: | gorge strait ravine isthmus |
诗句: | 查看带峽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峽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峽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峽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峽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峽xiá(ㄒ一ㄚˊ) ⒈.“峡”的繁体字。 ⒉.兩山所夾的狹長水道。多用於地名。如:“三峽”、“巫峽”、“瞿塘峽”。唐?杜甫《季秋蘇五弟纓江樓夜宴崔十二評事韋少府姪詩三首之一》:“峽險江驚急,樓高月迴明。” ⒊.兩山之間。如:“巴拿馬地峽”。《淮南子?原道》:“逍遙于廣澤之中,而仿洋于山峽之旁。”唐?王維《桃源行》:“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⒋.陸塊之間的狹長海道。如:“三门峽”、“臺灣海峽”﹑“英吉利海峽”﹑“直布羅陀海峽”。 |
康熙字典: |
峽【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廣韻》巫峽,山名。蜀楚之交,山有三峽。《左思·蜀都賦》經三峽之崢嶸。《註》三峽在巴東永安縣,謂西陵峽,歸鄕峽,巫峽也。《盛弘之荆州記》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無斷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非亭午不見日月。 又州名。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卽其地。魏武於此置臨江郡。後魏爲拓州,取開拓之義。周以其居三峽之口,因曰峽州。 又山峭夾水,亦曰峽。見前岬字註。《集韻》本作陜。或作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