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ㄉㄨㄛˊ |
部首: | 大 |
笔画: | 6画 |
五笔: | DFU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上下 |
五行: | 火 |
笔顺: | ![]() |
异体字: | 奪 |
汉英互译: | contend for deprive seize |
英文翻译: | take by force rob snatch |
组词: | 夺印 意夺 夺官 予夺 夺俸 夺误 逼夺 夺衣 率夺 侮夺 夺门 夺职 移夺 翳夺 削夺 |
诗句: | 查看带夺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夺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夺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夺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夺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夺duó(ㄉㄨㄛˊ) ⒈.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qiāng )词夺理。 ⒉.争先取到: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guàn )。 ⒊.冲开:夺门而出。 ⒋.丧失,削除: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 ⒌.晃动:光彩夺目。 ⒍.决定如何处理:请予裁夺。 ⒎.漏掉(文字):第八行夺一字。 |
意思详解: |
◎ 夺 奪 duó 〈动〉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2) 同本义 [lose] 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 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 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勿夺农时。——《荀子·富国》 (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 (4) 强取 [seize;rob] 夺,取也。——《玉篇》 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 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 夺攘矫虔。——《书·吕刑》 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 (6) 用力冲开,冲出 [force one's way]。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 (7) 竞先取得 [win] 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 (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 (9) 剥夺;削除 [deprive] 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
康熙字典: |
奪【丑集下】【大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活切,音。彊取也。《前漢·食貨志》大賈富家,不得豪奪吾民。《景帝紀》漁奪百姓。《文中子·王道篇》輕施者必好奪。 又鐫削祿階亦曰奪。《論語》奪伯氏騈邑三百。 又狹路也。《禮·檀弓》齊莊公襲莒于奪。○按《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侯襲莒,杞殖華還載甲,夜入且于之隧。《杜註》:且于,莒邑。隧,狹路。鄭元引之證經云:隧奪聲相。近又云:或作兌,據此則奪非地名。敓,古奪字,兌卽敓之省文。澔失考,誤音兌,字書因之訓地名,非。 又丘月切,音闕。《白居易·桐花詩》何此巴峽中,桐花開十月。草木堅彊物,所稟固難奪。 又叶僻吉切,音狄。《大度首》石赤不奪,節士之必。敚或敓原字从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