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 |
拼音: |
小库网提示您:点击可以发音哦 |
注音: | ㄌㄨˇ |
部首: | 卜 |
笔画: | 7画 在线打字练习 |
结构: | 单一 |
五行: | 火 |
笔顺: | ![]() |
异体字: | 滷 西 鹵 塷 澛 |
汉英互译: | bittern halogen |
英文翻译: | saline soil natural salt rock |
组词: | 卤味 卤壶 卤菜 泽卤 卤桶 卤咸 庸卤 卤代烃 井卤 敌卤 卤汁 村卤 卤莽 盐卤 卤素 |
诗句: | 查看带卤字的诗词 |
同音: | 查看卤字的同音字 |
词语: | 查看带卤字的词语 |
成语: | 查看带卤字的成语 |
取名: | 取带卤字的好名字 |
字义解释: |
卤lǔ(ㄌㄨˇ) ⒈.制盐时剩下的黑色汁液,味苦有毒。亦称“盐卤”、“苦汁”。 ⒉.浓汁:卤汁。卤面。 ⒊.用五香咸水或酱油等浓汁制作食品:卤虾。卤豆腐。 ⒋.古同“鲁”,鲁莽。 ⒌.古同“橹”,大盾。 ⒍.古同“掳”,掠夺。 |
意思详解: |
◎ 卤 滷、鹵 lǔ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盐罐(或盐池)中有盐形。本义:盐碱地) (2) 同本义 [alkaline soil] 晋荀吴帅师败 狄于 大鹵。——《春秋·昭公元年》 表淳卤,数疆潦。——《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卤中草木白。——杜甫《盐井》 (3) 又如:卤田(盐田);卤莽(荒地上的野草);卤泻(含盐碱的土壤);卤地(盐碱地) (4) 天然生成的盐称为“卤”。泛指食盐 [salt] 山东食海盐, 山西食盐卤。——《史记·货殖列传》 夷狄曰大鹵。——《谷梁传》 (5) 又如:卤池(咸水湖);卤桶(盐场盛水的木桶);卤脉(地下卤水的脉系);卤汁(盐汁);卤味(卤水之味);卤烟(熬煮卤水时冒出的烟) (6) 卤素,氟、氯、溴、碘和砹五个元素的任一个,为周期表的ⅦA族的元素,自由状态时它们通常以双原子存在 [halogen]。如:卤族;卤化 (7) 用肉类、鸡蛋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用来浇在面条食物上 [thick gravy used as a sauce for noodles,etc.]。如:打卤面 词性变化◎ 卤鹵 lǔ 〈名〉 (1) 通“橹”。大盾 [big shield] 伏尸百万,流血漂卤。——贾谊《过秦论》 (2) 如:卤楯(大盾) ◎ 卤 鹵 lǔ 〈动〉 (1) 抄掠。通“掳” [rob] 毋得掠卤。——《史记·高祖本纪》 鹵御物。——《史记·吴王濞传》。集解:“抄掠也。” 有出掠虏者。——《后汉书·光武纪》 所过勿得卤掠。——《汉书》 (2) 又如:卤掠(劫夺别人的财物。同掳掠);卤获(虏掠而获得。也指袭击所得。同掳获) ◎ 卤 鹵 lǔ 〈形〉 (1) 笨;迟钝。通“鲁” [stupid] 才操卤钝。——《风俗通义·过誉》 卤纯者醒悟。——葛洪《抱朴子》 (2) 如:卤钝(愚鲁迟钝。同鲁钝);卤人(莽汉) |
词性变化: |
◎ 卤 鹵 lǔ 〈名〉 (1) 通“橹”。大盾 [big shield] 伏尸百万,流血漂卤。——贾谊《过秦论》 (2) 如:卤楯(大盾) ◎ 卤 鹵 lǔ 〈动〉 (1) 抄掠。通“掳” [rob] 毋得掠卤。——《史记·高祖本纪》 鹵御物。——《史记·吴王濞传》。集解:“抄掠也。” 有出掠虏者。——《后汉书·光武纪》 所过勿得卤掠。——《汉书》 (2) 又如:卤掠(劫夺别人的财物。同掳掠);卤获(虏掠而获得。也指袭击所得。同掳获) ◎ 卤 鹵 lǔ 〈形〉 (1) 笨;迟钝。通“鲁” [stupid] 才操卤钝。——《风俗通义·过誉》 卤纯者醒悟。——葛洪《抱朴子》 (2) 如:卤钝(愚鲁迟钝。同鲁钝);卤人(莽汉) |
康熙字典: |
卤【子集下】【卜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籀文西字,卽字省文。(鹵)《唐韻》《正韻》郞古切《集韻》《韻會》籠五切,音魯。《說文》西方鹹地也。東方謂之?,西方謂之鹵。《廣韻》鹽澤也。天生曰鹵,人造曰鹽。《書·洪範疏》水性本甘,久浸其地,變而爲鹵。《易·說卦》兌爲剛鹵。 又淳鹵。《左傳·襄二十五年》楚子木使表淳鹵。《註》淳鹵,埆薄之地,表異輕其賦稅。 又地名。《春秋·昭元年》晉荀吳帥師敗狄于大鹵。《註》大鹵,太原晉陽縣。 又《前漢·地理志》安定郡鹵縣。 又代郡鹵成縣。 又鹵簿。《漢官儀》天子車駕次第,謂之鹵簿。兵衞以甲盾居外爲前導,皆著之簿,故曰鹵簿。 又鹵莽,輕脫苟且也。《莊子·則陽篇》昔予爲禾耕而鹵莽之,則其實亦鹵莽而報。 又香草名。《爾雅·釋草》杜,土鹵。《註》杜衡也。似葵而香。《疏》杜一名土鹵。 又《廣雅》鹵,薰也。 又通櫓,大盾也。《前漢·項籍傳》流血漂鹵。《註》鹵,盾也。《左思·吳都賦》干鹵殳鋌。 又通擄。獲也。《揚子·方言》鹵,奪也。《前漢·高帝紀》毋得掠鹵。 又《衞靑傳》車輺畜產畢收爲鹵。 又姓。《史記·游俠傳》太原鹵公孺。 又《字彙》龍都切,音爐。同鑪。《道樞》玄和子曰:鼎鹵天地之象也。《註》鹵,爐也。《釋名》地不生物曰鹵。鹵,爐也。如爐火處也。(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