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本站地址:  
返回首页   返回古典名著   彩虹屁  吃豆人  少儿英语书籍  男生头像搬砖  web应用开发源码  一笔绘画  插件  三国历史 

周书白话版

郑孝穆传


郑孝穆字道和,荥阳开封人,是魏国将作大匠郑浑的十一世孙。


  祖父郑敬叔,曾任魏国颍川、濮阳郡守,又任本州中正。


  父亲郑琼,任范阳郡守,追赠安东将军、青州刺史。


  郑孝穆自幼谨慎宽厚,以清和简约自守。


  不到二十岁时,就广泛阅读经史典籍。


  父亲、叔父等四人都过早去世,兄弟之中,郑孝穆年纪最大。


  抚养教育弟弟们,犹如骨肉,兄弟之间欢乐和睦。


  魏孝昌初年入仕,最初担任太尉行参军,又转任司徒主簿。


  当时盗贼遍地,授假节、龙骧将军、别将,屡次立下战功。


  永安年间,升任冠军将军、持节、都督。


  跟随元天穆讨平邢杲,升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太师咸阳王长史。


  魏孝武帝西迁时,随从入函谷关,授司徒左长史,兼任临洮王友,赐爵永宁县侯。


  大统五年(539),代理武功郡守,升使持节、本将军,又代理岐州刺史、当州都督。


  在任不久,就以才干出名。


  加通直散骑常侍衔。


  王罴当时担任雍州刺史,钦佩他善于治理,派使者送去信件,盛赞他的政绩。


  最初,州境内的百姓,久遭战乱,饥荒不断,几乎全都逃散。


  郑孝穆到任时,全州只剩下三千户。


  他着意安抚,远近的百姓都来到这里,数年之内,达到四万家。


  每年考核政绩,都是国内第一名。


  太祖嘉许他,写信说:“得知您任职京城附近,留心治理之术。


  使衰微的风俗改变,盛行礼教;使厌恶战乱之民,扶老携幼涌来。


  从前郭亻及在并州成就德政,贾琮享誉冀州,以古比今,他们尚有不如您之处。”于是调他入京,授京兆尹。


  十五年,梁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鮞称属国,前来归附,当时议论,准备派遣使者,慎重挑选。


  太祖选遍朝廷内外,没有超过郑孝穆的。


  十六年,加授郑孝穆为散骑常侍,持符节文书,授萧鮞为梁王。


  出使返回,合乎旨意,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衔。


  当年,太祖率军东征,授大丞相府右长史,封金乡县男,食邑二百户。


  军队驻扎潼关时,命令郑孝穆与左长史长孙俭、司马杨宽、尚书苏亮、谘议刘孟良等分别掌管各种事务。


  又命令郑孝穆接见函谷关以东的归附人士,根据他们的品行才能予以委用。


  郑孝穆安抚结纳,论定官职,都非常妥善。


  大将军达奚武率军治理汉中,任命郑孝穆为梁州刺史,因病未能赴任。


  授中书令,赐姓宇文氏。


  随即因病免职。


  孝闵帝登基,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衔,晋封子爵,食邑增至一千户。


  晋公宇文护任雍州牧时,任命他为别驾,又借口有病,坚决辞掉。


  武成二年(560),授御伯中大夫,又降为御正。


  保定三年(563),出任宜州刺史,转任华州刺史。


  五年,授虞州刺史,转任陕州刺史。


  接连在数州任职,都有政绩。


  后来由于病重,多次请求退休。


  入朝任少司空。


  在任上去世,终年六十岁。


  追赠原任官职,又赠郑、梁、北豫三州刺史。


  谥号为“贞”。


  儿子郑诩继承爵位。


  曾任纳言,担任出使陈国的使者。


  后任开府仪同三司、大将军、邵州刺史。


  郑诩之弟郑译,对隋文帝有辅佐之功。


  开皇初年,又追赠郑孝穆为大将军、徐兖等六州刺史,改谥号为“文”。








小库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访问手机版。